Migarated from here at ‘2012-05-22 17:35:03’.
这是苏州养蚕里小区外的一家米线馆。最初的名字是叫做“滇南米线馆”,后来改成了现在的“滇禧米线馆”。2000年我刚到苏州时就住在养蚕里,这里是我常去的地方。后来搬到了公司宿舍后就离得很远了,去得不象原来那么频繁。不过周末到附近的“苏州文化市场”或观前街闲逛,这里还是我解决午饭或晚饭的去处。店不大,只有八九张小桌子,店里没有花哨的装饰,白色的墙,浅色的瓷砖地面,干干静静,如此而已。只有墙上挂着一篇介绍米线来历的文章,读完不觉莞尔。
这里的主角当然是米线。虽然也有家常炒菜和米饭出售,但是我竟然从没尝过。那味道也应该是不错的,不过我实在对这里的三鲜米线印象太深,所以也从没有在这里吃家常菜的想法。其他的米线倒是都尝过,不过还是对三鲜米线情有独衷。
说是三鲜,其实配料却是四种:鸡蛋,青菜,香菇和肉酱。鸡蛋,是鸡蛋打散后摊平煎好的鸡蛋饼,然后切成粉条的形状,不过比粉条薄很多;香菇是干香菇发好后切片煮熟的;肉酱即肉馅加入佐料炒熟而成;青菜就是青菜了:-)这里的米线好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米线的汤。我的感觉应该是用大骨头熬成的汤,总之是很鲜。一碗米线端到我面前,我喜欢加醋和辣椒再吃。没办法,我口味比较重:-(不吃辣椒的人就算什么都不加,味道也很好。
其实,三鲜米线是这里最便宜的一种米线。便宜又好吃,自然是我的最爱。2000年,这里的三鲜米线是五块钱;这次回来,还是五块。六年不涨价,不仅少见,而且不易。东西好吃,价钱也公道,说起来这儿的老板真算得上是个诚实守信的生意人。这次来,虽然是工作日的中午,店里的生意依然不错。看来周围的居民也很喜欢这里,这才是真正能做长久的生意。坚持六年的的小饭馆,现在真的不多。
这里的老板是个50岁左右的中年人,身材不高,听口音是苏州本地人。一般他就坐在正对店门的柜台后面,负责收钱,开单子给后厨,并招呼服务员送菜。我来得次数多了,他大概也记得我,每次来都很热情,尽管我一般也就是点五块钱的三鲜米线,最多再加两块五的饮料,几块钱的生意他一样不会吝啬自己的好态度。一想到这个米线馆,脑子里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:三四点时的下午,我推门进了米线馆,店里没有一个顾客。柜台旁边的收音机响着低低的声音,老板在柜台后面打瞌睡。听见有人进来,睁开了眼睛。利索地开完单子收好钱,便听他向后厨喊一声“三鲜米线一碗~~!”我则坐在正对窗口的那个位置,看着街上偶尔走过的行人,或是屋檐上滴下的雨水。
这次回来,却没有看到那老板,坐在柜台后面的是一个中年的妇女,也许是他的老婆吧,有一点遗憾。不过好在米线的味道没变,这趟苏州也没算白来。这次回来,苏州的变化很大。离养蚕里不远的“苏州文化市场”现在已经不存在了,那栋楼的一楼改成了Pizzahut,二楼以上成了银行的写字楼,郁闷,——我喜欢的地方又少了一个。竹辉路和人民路交接的地方,路旁的建筑也已经拆的差不多了。看样子,竹辉路现有的不少店铺也要拆掉。不知同样处在竹辉路上的这家小饭馆,是否也会受到波及呢?
我以后还是会回苏州的,但是机会不会很多了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也同样没有永远不搬家的饭馆。人生的变化,大概如此。只是不知下次再回苏州时,我能否在这个我不再熟悉的城市里,再一次找到它。
PS:照片为2006年6月2日拍摄